“板栗香,板栗甜,板栗好賺錢……”這已成為地方種植戶的順口溜。近年來,許多地方立足資源優勢,著力發展深加工業,不斷延長板栗加工產業鏈,提升產品附加值,將產業打造為加快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。而板栗脫殼機的使用,有效地打破了深加工過程中脫殼這一環節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,不費吹灰之力,解決板栗脫殼難題。
板栗原產中國,在我國至少有2500余年的歷史。我國板栗資源豐富、品質優良且種植范圍廣,在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等地都有種植。近些年,隨著消費升級,人們健康飲食認知水平的提高,營養豐富、果仁細密、軟糯香甜的板栗日趨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愛。
現如今,許多地方立足資源優勢,將板栗作為主打產業,將其打造為促進經濟發展,加快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。據悉,祿勸縣2019年板栗總產量2.3萬噸,總產值達2.3億元。還有望謨縣共種植板栗超過26萬畝,覆蓋帶動全縣1.8萬戶7.56萬人增收,其中貧困戶約6000戶2萬余人。再如,隆林全縣板栗種植規模已達12.6萬畝,年產值超5000萬元等。
目前板栗已成為地方許多農戶增收致富的“搖錢樹”。為了進一步提升板栗的附加值,增加農戶的收入,大力引進板栗加工企業,加大板栗產品科研力度,拓寬產業領域,拉伸深加工產業鏈條,提質增效,促進板栗產業提檔升級等已成地方拓寬農戶增收的重要途徑。
不難發現,市面上除了常見的糖炒板栗初加工品之外,還有諸如凍干板栗仁、即食板栗、板栗罐頭、板栗糕點、板栗酒、板栗奶等豐富多樣的板栗深加工產品,也為市場消費者帶來多樣化味蕾體驗。
板栗深加工產品固然美味,但對于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脫殼環節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。不像糖炒板栗,所用的原料無需脫殼,大多數深加工產品少不了脫殼工序。都說板栗去殼難,確實如此。筆者就曾徒手剝板栗,用時長,且方法不對,無法得到完整的板栗仁。
據說,目前一些加工廠板栗去殼仍然依靠人工脫殼為主,有經驗的工人剝殼速度快、效率高,但是也存在品質不穩定和衛生以及劃破手等問題,如脫殼后的板栗仁不美觀、不完整等。無疑板栗手工脫殼費時費力,勞動成本高,品質不穩定等,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板栗產業化、規模化發展。
而今市場上已研制出專門用于板栗脫殼的設備——板栗脫殼機,有力地突破了板栗脫殼難的瓶頸,實現板栗手工脫殼到自動化、機械化升級轉換。據了解,板栗脫殼機剝殼準確度高、速度快、效率高,效率是熟練工手剝板栗的12-16倍,每小時脫殼超過200公斤。此外,該機脫粒率、清選率達到98%以上,板栗仁破損小、完整度高、美觀又光滑。
隨著消費升級,高品質的板栗深加工產品將更受市場歡迎。這也倒逼板栗加工企業在品質上不斷發力,推動產業升級換擋,加之在勞動力紅利逐漸減弱,勞動成本不斷上升等因素的影響下,板栗脫殼這一環節,機器脫殼勢必會取代手工操作,不但提效保質,幫助企業減少勞動成本,而且有利于推動板栗加工規模化、產業化發展,助力產業做大做強。
我要評論